發現學堂 Grand Voyage
  • 首頁
  • 專欄文章
    • 學與業壯遊
    • 閱讀新世代
    • 愛上工作
  • 聯絡我們

職場瞬間秒殺社會新鮮人的問題,你會怎麼回答?

4/16/2015

0 Comments

 
    前輩叮嚀新人:「絕對不要讓客戶知道你幾歲,他們會小看你。」新人很快答應。

    客戶來了,前輩用親切的聲音招呼客戶副總,聲音表情有股不容懷疑地專業:「副總你好,這是我們團隊的新成員。」

    新人鞠躬說道:「請多指教」。

    重要的客戶副總露出意味深長的表情,直接問道:「你看起來很年輕。幾歲了?」

Picture
    這個表情,你會讀出哪些訊息?
    疼惜?輕視?不信任?還是混雜出難以言喻的憐憫?
    是否有任何欣賞或鼓勵的含意?

    新人初進商場,還沒有拿起武器打仗,就被對手當作小孩子,用這個表情摸摸頭了。

    新人心裡也在打另一場仗,前輩的話在心中起了作用:不能透漏年齡!但是重要客戶的問話,卻在眼前等著。

    副總眨眼,在等回答。前輩眼神游移,也正緊張。
新人一陣慌。


    怎麼辦,該怎麼回答?發愣好像只會讓事情更糟糕,馬上就該要說話反應-
Picture
 

    「我也不知道。」非常認真的神情。 年度最佳之勇氣可嘉。
    我們沒有看到重要客戶的表情,但她已經摸到新人的底了,掉頭離去。

    也許她會把這個笑話帶回家跟家人分享,也許她會因為新人的單純所以開始對他產生好感的印象。但,畢竟這不是令人驚豔的回答,所以很可惜,此番拜訪並沒有讓前輩與新人的公司加到分。

    新人喝了一口茶,疑惑著這世間。

    電視機前的我們除了覺得這年輕人很可愛,也可能幫他感到無奈。我們更可能在自己臉上,也不小心流露出,跟那位副總一模一樣的表情:同情。

    真是一部很棒的廣告。短短時間交代完劇情、充滿張力、傳達完影片訊息。對白的節奏與運鏡,充分表現專業的拍攝。雖然只有三十秒,卻是精彩的人生縮影:一個單純的年輕人,進入社會突然碰觸複雜人情世故,陷入動輒得咎的情形。只要經歷過這個過程的人,就不難回憶起那種慌張與懼怕。那就好像突然跳到游泳池裡,水淹超過心臟時,那種使人感到驚恐的本能反應。


如果你是廣告裡的年輕人,你會怎麼回話呢?


Picture
 


    真正高明的回話,可以把自己的缺點變亮點。以下幾種型式參考,看看你適合用哪一型:

  臉上貼金型:
        副總:「幾歲了?」
        新人:「十八歲!是公司有史以來最年輕就晉升到可以服務貴公司的位置。」
        講出誇張的年齡,開個小玩笑,肯定自己的年輕,也放大自己在公司很年輕就勇於任事的事實,抬高了對客戶的重視。

       賣萌嬌媚型:
       副總:「你幾歲了?」
       新人:「你猜猜~(撒嬌的笑容)」
       這比較像女生會回的話。不過,這廣告若角色的性別顛倒的話,意義就又不同了。

        逆轉疑慮型:
        副總:「幾歲了?」新人:「身體還很新鮮,可以為您打拼很多年!」
        馬上逆轉客戶對年齡的疑慮,轉化成自己想要積極表現的精神。

  這些技巧,完全是學校教不來的事。

  與人交手,反應要快,要抓準時間點。甚至有時候,攻擊是最快的防禦。「我的年紀,剛好可以叫您一聲媽。」「屬豬的,長官您也是嗎?」對不起,這兩句設計對白都是惡搞的,嚴重的話可以讓公司馬上丟掉這個客戶。除非是已經到了化境的高手,才有可能跟客戶熟到可以這麼說。


  試想,如果新人的前輩不在現場,他是不是會表現得比較好呢?也許他會比較敢講出自己想說,但也不會透漏出年齡的話。「剛進社會不久啦」之類的,就可以順利帶過這個話題。如果前輩此時勇敢插嘴,幫忙打圓場,當然也可以讓場面更平和,但新人可能就得不到這次學習的機會。


揣摩、練習、累積
 

  在本片中,職場新人心裡甚至經歷到三方衝擊:面對客戶、面對老闆、以及同時面對以上兩者的情境。三種情境下,都要表現得與自己本來的個性習慣、應對進退不一樣。

  沒有最好的答案,只有更好的說法,僅侷限於一己的想像與人生的歷練。

  這完全需要練習,需要累積經驗。方法無他,累積人生經歷,懂得人情世故而已。這就是要靠一次次的磨難,從教訓中生成老練。年輕是缺點,但也有優點。如果人情世故不懂,要模仿,要演練。知道自己有衝勁、有創新想法,更要實踐,也要實驗。

  這世界上則是存在著大量像廣告裡面這位副總的人,他們就是這麼直接。而機會,只留給準備好的人,一擺上檯面,就要發揮。

        
前輩說得好:「不然他們會小看你!」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Archives

    August 2015
    Jul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Categories

    All
    Kevin
    工作
    語言

    Authors

    謝宇程
    Kevin Kuo
    余捷安

    RSS Feed

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